一段时间以来,“争高铁”成为热词。一些地方围绕高铁走线、设站出现的“争路现象”时常见诸报端。近期,随着贯通长江经济带的沿江高铁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一场民间“高铁争夺战”又在湖北荆州、荆门这对兄弟城市之间爆发了。
“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今天,高铁的开通,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更被沿线一些地区视作发展命运的转变。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包括当地公众在这个问题上都变得异常敏感。先有湖南邵阳十万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又有河南两个相邻市县唇枪舌剑争夺高铁立项……民意呼声之下,各地官员也是“蛮拼的”,发动各种资源,四处奔走斡旋,打“悲情牌”,打“优势牌”,总之高铁站在本地落户,心中的石头才可算落地。
这高铁到底该不该争?如果完全从满足百姓合理诉求、便利群众出行的角度出发,争一争无可厚非。但如果在其上附着太多东西,把地区发展的宝全部押在上头,甚至再裹挟点利益诉求和政绩冲动,显然就会有很大问题。现实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名为“某某北”、“某某南”的车站,其实距中心城区还有好几十公里,高铁成了“慢铁”;还有的走线设计,名曰 “照顾”某地,结果舍弃“取直原则”,不光建设成本上去了,运行时间也拉长了。可以说,现在各地争“铁”,虽然民意冲在前面,实际上很难排除权力任性逞能,希望通过“邀铁”而“邀功”的倾向。当合理需求中夹带了政绩冲动,最后出来的东西就很可能离题万里。
从“争高速”到“争机场”再到“争高铁”,归根结底都是“要想富,先修路”的思维惯性使然,都是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基础设施投资使然。事实上,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今天,交通对一地发展之兴衰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单纯寄望一个高铁站就能振兴经济、发展地方,也许有些想当然。经济基础怎样,产业格局如何,直接决定了高铁效应能不能最大化。新常态下,简政放权不到位,资源禀赋不吃透,本地特色不发挥,一条铁路其实很难改变什么。只有把一地的发展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研判,把高铁建设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考量,才不至于头脑发热甚至买椟还珠。否则,即便争到了高铁,也不过是列车时刻表上多一个名称罢了。(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西校区)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