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00亩油茶受益后,每年能增收100多万元,不仅村民分红,还能为村庄发展添后劲。”近日,在湖北省通城县塘湖镇石坪村,村支书刘虎龙站在绵延数十里的茶山前,一边指挥30多位村民除草、追肥,一边跟笔者算着账。
2011年全票当选村支书之前,刘虎龙一直在外打工。那会儿,村里座座荒山,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刘虎龙上任后,带领村民治山治水,护砌水毁河堤,硬化水毁道路,又从山上引来清泉水。为发展集体经济,还流转村民1100亩荒山种油茶,由村里统一开发、统一移栽、统一管理,收益后四六分成。
如今,在湖北省通城县,类似刘虎龙这样的回流村干部,共有531名。通城县是全国有名的劳务输出示范大县。12万打工大军中,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强人、经济能人。通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用政策、用真情召唤这些在外游子回乡创业。县委、县政府同时将“领头雁工程”与“回归工程”相结合,令一批回乡创业人士走上村干部岗位,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担起村主职干部重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壮大了“回归村官”群体。
黎锦林、郑四来、黄晖、汪金熬等成功人士,率先告别城市,返乡担任村干部。在他们的影响下,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该县当选的748名村干部中,“回归村官”达531名,占到71%。这其中,担任村主职干部的共有109名,占到63%。两项占比,分别比上届提高19%和27%。
“回归村官”不仅带回项目、资金,也带回开放思维和崭新理念,他们在改变着家乡面貌的同时,更改变着村民观念。据统计,“回归村官”先后创办合作社230个,全县新增种植大户1520户、养殖大户1660户、加工大户1390户。全县109名回乡人员担任村主职干部的村级集体总收入实现1960万元,占全县村级集体总收入的89%。
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回归村支书汪金熬,将自己打工积蓄入股玉立集团,然后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在荒山上建起年产值达1800万元的纺织厂,不仅令一部分村民成为股东,而且让3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种田上班两不误,拓宽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工程实施以来,通城县不断加大对“回归村官”的培养力度,“给帽子、给地位、给荣誉”。在这些“回归村官”中,先后产生全国劳模1人、时代先锋1人、回归创业之星2人、省级劳模3人,有17人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5人被评为省市新农村建设标兵,60人次被通城县委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