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高考前家人精心准备的早点、三次高考两次落榜的痛楚回忆、紧张学习之余的开心一刻、考前帮身边同学做高考辅导……回望38年,高考并不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分数”,只是一次经历而已。这经历让人终身难忘,只因你的青春曾和这场“战斗”紧密相连。
“1984年,那是个喝凉水都塞牙的年代。”说起自己当年的高考经历,现为临沂市某医院主任医师的林洪江坦言那段经历不堪回首。
因为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又多,在家排行老三的林洪江从小就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然而,上学后他听老师讲城里人生活得都非常富足,于是,从小他就立志好好读书,长大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城里人”。依靠着这个信念,他一直勤奋学习。然而,家里兄妹多的环境并不适合学习,再加上周围的小伙伴们经常去找他玩,为了不耽误学习时间,他总会让母亲告诉小伙伴们自己不在家,而他自己只能静静地躲在柴火垛后面看书。母亲看他辛苦,就把他送到住在镇上的大姨家,那儿距离他就读的高中也近。
“我大姨家孩子都不在家,学习环境很好。”林洪江说,那段时间真的很幸福,晚上放学后吃完大姨给做的饭,他就从书包里掏出书本做题,一旁有大姨陪着。那时候,特别爱学习成绩也好的他是全家的希望,家人们都一心盼着他能早日考上大学。
高考当天,大姨早早地起来为他煮了俩鸡蛋,泡了一根油条。急急忙忙地吃完早点后,他来到考场,看到并不难的题目他心想:马上就要成功了!但就在题目答到一半时,突然他肚子一阵疼痛,还浑身冒汗。在监考老师的再三劝说下,他无奈地提起交了试卷。“后来,才知道我得了急性肠胃炎……”
“当年,高考是我们农村孩子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在高考结束的那段日子,他苦闷了很久,幸运的是他最后等来了山东某医学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虽心有不甘,他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毕竟,那时候考上大专也是挺不容易的。”
1996年:两次复读也从不后悔
“我们那时候,高考成绩对考生的人生前途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很多考生都会拼尽全力去挤高考这道独木桥。”参加过三次高考的王女士说,虽然复读过两次,但是她从不后悔。
1994年,她首次参加高考,但是成绩并不理想,连大专线都不到。后来父母鼓励她复读一年,这也合了她自己的心意,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进步很快,一年后达到了班级的前几名,本可以稳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最后却被报志愿卡住。
原来,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一心要报考国家重点大学的王女士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最后,得知自己再次落榜后,她哭了整整两天两夜。“那时候,谁也不怪就怪自己。”王女士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她的父亲安慰她说,“两年都没考上就算了,等着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听完父亲一席话,她又当场哭起来。看到这个情况,实在不忍心的母亲又悄悄地给她报了复读班。“压力确实很大。”再次进入复读班后,王女士开始近乎疯狂的学习,为了不出门她理了齐耳短发。
1996年,王女士迎来了她的第三次高考。这次她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主动跟老师交流自己的情况适合填报哪所学校。最终,她如愿考上了国家级重点大学。“虽然不是一次考上,但也算光宗耀祖了。”她说,在当地她还是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女生。
2001年:用心准备笑脸迎高考
2015年的“艺考热”虽有所降温,但“艺考热”这个话题仍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学生们有的是想圆“明星梦”,有的是因为成绩较差想通过艺考走捷径,而他们或是拥有扎实的“童子功”,或是临时“抱佛脚”,他们都有一段艰辛的高考历程。
夏侯琳娜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的一名钢琴伴奏老师,每年她都会深入艺考现场为艺考生伴奏,每当看到在考场上紧张慌乱的考生,她也替他们捏一把汗。她说一般表现紧张慌乱的考生都是临时“抱佛脚”的,所以,要想在高考时正常发挥,最应该做的就是做好平常的积累。
同样是从艺考里走过来的人,2001年夏侯琳娜参加高考时的心态特别好。她只是按部就班地练琴、看书,然后顺利地参加完艺考。“钢琴是从小就开始学的,所以专业基本功比较踏实,高考前没把时间过分倾斜在专业课上,而是和文化课平均用力。”她说,在这种时间安排下,她紧张而有序地度过了整个高三。
艺考结束后,夏侯琳娜紧跟老师的步伐提高文化课。2001年高考采取的考试模式是“3+2”模式,艺术生的数学不计入成绩,这给原本就擅长语文和英语的夏侯琳娜带来了好消息。于是,信心倍增的她越发地努力起来,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看书、做题、吃饭、睡觉。最后,她的高考文化课在全区音乐美术生中排名第四。
紧张的学习之余,夏侯琳娜也有一些生活的调剂品。“每天放学后,我和好朋友们会把学习抛在脑后,一路上轻松得说说笑笑,很开心,这也是她每天都期待的时间。”她笑着说,那时候身边同学个个都面黄肌瘦的,只有她们三个好朋友养得白白胖胖的。“放松心态,真得很重要。”
2010年:争分夺秒之时成为同学的“小老师”
去年刚大学毕业的邵帅,目前在浙江某金融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尽管手下带领了几个比他年长好多的同事,但他却信心满满,“虽然入行晚,但是我的业务水平算是比较高的,可以指导身边的同事。”他说,这也让他想起那年高考前为同学们讲题的经历。
2010年5月,离高考仅剩一个月时,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做题、背讲义,但邵帅却会把书本抛到一边,跑到篮球场上一个人打球,最后被班主任训斥后才乖乖地回到教室。“那会儿整个教室的气氛太沉闷了,也是学不下去了。”他说,后来有的同学让他给讲题,这让他才兴奋起来,那也算是他高考前最后的学习时间。
对理科考生来说,数学和物理两门课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哪类题型搞不懂,每次考试遇到这些题都会卡壳。而邵帅很乐意为同学们讲题,“为了他们讲明白一个类型的题,我可能会花上一下午或者一晚上的时间。”他说,他并不感觉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感觉帮同学讲题很有成就感。
邵帅清楚地记得高考的第一天,很多同学都早早地来到考场外候考,他也一样。在好多考生站在墙边紧张地做深呼吸时,他却直到进入考场也没有一丝紧张。“其实,高考就是对前期积累的一个展示,我感觉只要肚子里有货,就不会紧张。”他笑着说,那一阶段家里人也会提醒自己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行,而成绩稳居班级第一的他感觉那全都不是事儿。对他来说,那几天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在他的记忆里,高考那几天学校餐厅的伙食条件明显改善,红烧肉、鱼香肉丝、酱鸡腿、排骨等等,样样都好吃,而且还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