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判断,观点交锋往往十分激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职课题组在过去半年中,对全国东中西四个省三十个县市近百所中职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中职教育的现状比其他类型和层级的教育都更为复杂。在各地不同的发展环境中,中职学校提供着多样化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这些中职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理解纷繁复杂的现状,跳出对于中职教育的刻板印象,才能摸索到中职教育发展背后的逻辑。
就业与升学:中职教育两大功能
从学生培养目的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实际上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就业前教育和升学教育,而后者在人们的讨论中往往被忽视。就业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学校给予学生的主要是就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培训;而升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学校要让学生为参加相应的升学考试做好准备。
各地中职学校在这两种功能上的侧重不一样。办好就业前教育,需要双师型师资、昂贵的实习实训设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成本较高。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这些毕业生不愁就业;但是,从预期收入、劳动环境、发展前景、社会地位等方面来说,中职毕业生毕竟比不上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这类教育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不具有吸引力。
升学教育满足了部分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有限而又面临当地普通高中学位不足情况的家庭的教育需求。近年来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政策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部分省区甚而有本科院校定点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政策。虽然后者的覆盖范围有限,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这种政策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在课题组调研的某省,中职的对口高考本科指标全省超过2000人,升学教育因此成为该省各个县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而在另一个调研省,对口高考本科指标不足200人,在该省就很少看到以升学教育为主的中职学校。
撇开各级政府发展中职的政策目标不谈,仅仅关注中职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话,我们看到,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下,一个中职学校生源多不多、是否有活力,与其是否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与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有重大的关系。办升学教育,受财政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良好的学校管理是关键,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县的中职学校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升学教育。与之相比,就业前教育在师资、设备、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多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在财政投入不足、其他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办好就业前教育很不容易。
影响中职发展的四大要素
在诸多区域特征中,四个关键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中职教育发展:居民收入、产业特征、财政能力和制度创新。
一般来说,收入越高的家庭,越不愿意孩子接受中职层次的就业教育,对升学教育的需求往往较高。一个地区的产业特征,决定了中职毕业生能否在当地找到有较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财政能力是制约地方政府的中职教育供给的关键,财政能力弱的地区一般无法为公办中职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
在产业基础和财政能力强的地区,一般来说具备提供较好的就业前教育的潜力。但是,如果当地居民收入较高、不愿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就业前教育这个功能也发展不起来。于是,中职学校往往依靠外地生源来弥补这一缺失。遗憾的是在中职免费政策实施之后,东部一些省份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往往缩减了本地优质中职教育对非户籍学生的开放空间,使这些学校转而以升学教育为主,进一步加深了此类地区产业用人需求与中职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东部某省的经济发达县市正普遍陷入这一局面:2010-2013年间跨区域招生规模下降超过50%,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升学比重超过毕业生的70%,升学教育成为了当地中职的主要模式。
在中西部等产业基础和财政能力薄弱地区,受限于办学条件和深度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等不利因素,中职教育往往难以为继,日益萎缩。生存较好的学校主要提供的是高质量的升学教育。
除了学校层面的努力外,很多地方政府努力通过制度创新,特别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中职学校,积极克服财政能力和本地产业这些方面的束缚。地方政府所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一)直接对公立中职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控股权让渡给民间资本,地方政府在师资、土地、校舍、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二)用工企业与中职学校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建立特定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三)民办中职学校或者劳动力培训、中介公司与公办学校进行特定专业的联合培养,并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分享合作的收益。
通过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地区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了以就业前教育为主的中职发展模式。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本地交通运输业发达,对于汽修人才需求较大。但是,政府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难以支持一个较高质量的汽修专业。通过和本地民办中职学校进行汽修专业的联合培养,由民办中职学校投入实训基地和实训课程教师,县职教中心和民办中职学校形成了事实上的共生关系——民办机构通过此类合作降低了独立办学的固定成本,公办学校则提高了教学实训水平,办学收益由双方共享。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协调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市场的需求——不管是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还是老百姓的孩子的就学需求——往往是通过政府的“看得见的手”,特别是教育行政系统的政策和措施,来发挥作用。政府如何看待、对待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的“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这至关重要。
在中职领域,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政府“看得见的手”发挥了强大的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普职比大体相当”和“每个县办好一所职教中心”的政策目标,近年来的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这一要求。教育行政系统据此建立的问责制度,成为地方政府举办和维持中职学校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比,“看不见的手”在中职学校中如何发挥作用,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政府与产业、企业的关系。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大企业的需求更容易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与招商引资项目相关的用人需求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响应,而本地中小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则较难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老百姓的教育需求一般难以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教育供给意愿,但是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老百姓的影响已经开始通过“用脚投票”这种机制显现出来。
上述激励在各地的情况也不相同。例如,在东部地区,本地产业用人需求和居民教育需求是地方政府中职教育供给的“双驱动”。部分县市甚至出现了能够收取“择校费”、录取分数超过普高的中职学校。这样的优质中职学校通常和本地产业紧密联系、在本地劳动力市场上建立了良好声誉,而且本地产业能够提供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就业岗位。
在中西部地区,上级政府考核仍然是中职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是相当一部分农业县维持中职学校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些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不能通过外向型的发展策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投入不足的约束,省级政府也不能在高考招生制度上做出一些针对中职学校的让渡,中职学校虚报学生人数、编造虚假中职学生档案以套取学费补贴和国家助学金等做法就是一种符合逻辑的后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职困局,不容忽视
方言
我国的中职教育规模巨大。截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有13093所,占高中阶段总量的48%以上;中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9%。即便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中职生所占比例达到或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略低于欧盟21国52.4%,但高于20国集团37.6%的平均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学校和学生数量规模大,但面对的问题也非常大。
生源日渐枯竭。如今,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职早已不再是热门。甚至,某些地方学生的中职、普通比例严重失衡,9成以上初中生不会选择中职。生源的迅速减少,严重挤压了中职的生存空间,甚至对高职院校也造成潜在的长期的招生压力。
经费短缺。应该说,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确保了我国各类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等措施,及时为中职学校发展带来利好,但是对于全国范围的、现有规模的中职教育而言,经费短缺是明显的。
市场淘选。在越来越重视服务当地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围绕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同样面临被挤压的现实危机——学历低、年纪小、专业能力有限、文化素养不高,这些现实局限,使中职面临生存危机,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总数呈下降趋势,为什么一些县域职教中心人去楼空,为什么一些中职学校甚至假造学生人数套取国家资金。
但就在这种状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迅猛,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重达11%。
这又透露出一个信息:中职教育虽然面临重重困局,但是还未落伍,仍有很大市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中职教育之困,可能还得从“体系”着眼,才能够有所突破。
如果,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硕士博士的上升通道,并在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院校之间实现某种程度的学业互认制度,政府的投入相应“均衡”,并为中职学校与产业对接融合提供一些特殊的可行政策,实行多元所有制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中职教育应该还有发展的空间和希望。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