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封杀奥赛同样是非理性的

发布时间:2015-12-10 10:07:22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一位有着3年竞赛经验的大学生致信某媒体,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对“竞赛党”的看法。针对竞赛是陷孩子于“水火之中”的言论,这名同学认为,竞赛过程的枯燥与艰辛,只有真正有天分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才能坚持下来。竞赛是一种“中国式的精英教育”,更是一种人生洗礼。 

  前几年非常态的“全民奥数”,引发了一些人对奥赛的一片讨伐声。这种声音缺少的依然是理性,只有回归理性,让竞赛回归常态而非变态,才能真正发挥竞赛对人的成长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将竞赛推向变态的不是竞赛本身,而是外部所能许可或认可的竞赛过于单一,对竞赛结果又赋值过高,如早年与“振兴中华”“民族荣誉”捆绑在一起,后来又与能否上顶尖大学相联系。在校际差距大的情况下,竞赛成为度量学生的一把尺子,承受了它不应也不能承担的功能。

  同样,将竞赛全盘否定的看法确实在一些人中存在,奥赛无用论或认为竞赛陷孩子于“水火之中”的看法都过于片面。客观、公平的竞赛的价值是不能被抹杀的。事实上,保留竞赛的多样性,依据竞赛的本能为其赋值,常态的竞赛完全可以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路标和激励。

  从某种程度上说,竞赛过程是不断成长和探索自我的过程。人们可以在竞赛中了解自己的“长短”,找到真实的自己,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方向;用竞赛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在竞赛中学习他人的成长发展诀窍;通过竞赛丰富自己的知识、体验,在竞赛中培养严谨、拼搏、抗挫的品质;在竞赛中还可结交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相互帮助、鼓励。

  但是,任何竞赛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普适的,每一种竞赛都有它适用的人群,仅适用于在该竞赛内容方面有兴趣、有潜能的人,若演变成为了得其利,人人都想参加的活动,必然变质。竞赛只能以人的兴趣为基础,自愿参与;不能左右或压制人的兴趣,更不能无所不用其极地扼杀真正有兴趣、有天赋的人。

  任何竞赛都有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超越适用环境和条件的结果是扭曲和失真。常态的社会中需要有依据人的多样性才能建立起来的多样性竞赛,而不能只有或只使用单一竞赛。多样性的竞赛为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提供展示其潜能的机会,整体形成各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的良性生态。因此各种竞赛都需要充分体现参赛者的自主选择意愿,尽可能减少被动参赛者。同时要减少培训因素对竞赛的影响,这样才能使竞赛更加真实,参赛者具有相近的培训度是保持良性竞赛的前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竞赛只是对竞赛参与者某一方面潜能状况的测试和比较,是对人进行多元自主测评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方式。某一次竞赛仅能获得个体特定时段内的状态,不能依据一次竞赛的结果对参赛者下全面的判断。竞赛结果可以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可靠依据,但不宜作为唯一依据,不能依据一次的结果就对学生的未来作判断。竞赛结果的解释与竞赛获得名次不能简单等同。增强结果解释的专业性才能有效地利用竞赛。

  让竞赛走出极端,回归常态,既不能因为对升学有益就盲目参加竞赛,也不能将竞赛变味的板子打在竞赛身上,一刀切地取消各类竞赛,禁止竞赛成绩的使用。而是要建立多样化、常态化的竞赛机制,以服务人的成长为出发点,设计、规划好竞赛的每个细节,消除竞赛中把参赛者当作工具的意识、行为和环节,充分利用竞赛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是非 理性

精彩专题 MORE >
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普高班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王运宏:让学生在职场中摸爬滚打

回归奥赛本源要摒弃功利化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