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爆炸起火事故,日前引发各界强烈关注,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毁、部分房间损坏,并致一名博士后死亡。北京市安监局事后通报称,事发时,遇难博士后正在用氢气做实验。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无论如何,这起事故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
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初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种种警告之下会格外小心注意,久而久之却“习惯成自然”。但是,这种“习惯成自然”是从事实验工作的大忌。那么,如何营造实验室的安全环境,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开展?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构建立体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网络,即建立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管理网络,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安全开展。学校要有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管校领导和校级管理机构(如实验办),进行全面指导和宏观管理。校级职能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建立有效机制,对学院开展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协调、检查,督促整改,奖优罚劣等。学院和实验室负责具体落实管理制度的运行、资质和基本设施运行、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培训、废弃危险品处理、应急预案建立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各实验室、实验室与工作人员还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人。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必须贯穿于实验过程始终。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笔者建议,在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初步设计,有效评判,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做好安全预案。接下来,预先熟悉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检查水、电、气的供应状态,充分了解实验试剂、药品、气体等实验物品的安全性。同时,做好实验安全防护措施,如穿实验服、戴实验口罩和手套、戴实验护目镜或配备其他特殊实验所必备的实验护具等。实验过程中,切记遵守实验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后对实验废弃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切不可随意混合,倒入下水道或一弃了之。
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内容多种多样,既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掌握安全知识的途径其实很多。比如,可以自学,可以参加课堂学习,或者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的安全知识;可以制作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片,以直观形象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向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安全基本常识、安全原则教育,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等等。
即使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识,对进入实验室还必须设立准入制度。比如,学生参加安全培训之后,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学生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还须参加仪器培训取得上岗证方能上机操作。只有心中有规范,行为有标尺,才能排除隐患于实验之外。
实验室向来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地方,稍有偶然的不慎和疏忽,轻者可能毁坏仪器设备,重者可能损毁实验室甚至造成实验人员伤亡等。制度建设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与实验室有关的人员的责任意识。进入实验室,应随时绷紧安全这根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