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官方微博运营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5-12-29 09:47:03

浏览量:

分享到:

  微博产生于 2006 年,源于美国的 Twitter。中国的微博发展始于 2009 年 8 月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随后,腾讯、搜狐等公司先后推出微博,但粉丝数和影响力都不及新浪微博。据最新推出的《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 (2015)》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全国已有 110 所“211 工程”高校在新浪开通了校园官方微博,全国“985 工程”高校新浪官方微博开通率达100%。另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全国微博大学生用户已突破 3,770 万人次;校园认证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用户也分别突破 45,000 人次和 50 万人次。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北京主持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随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争先恐后,2014 年更是被作为“媒体融合元年”写入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位于教育金字塔顶的高等教育对媒体融合并未高度重视,校园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及高校新媒体应用依然扑朔迷离,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高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的影响力虽然卓著,但其功能定位、日常运行以及传播效果等皆面临进一步探析和研究的迫切需求。

  高校官方微博运营的现状分析 

  由于新媒体独特的传播方式,高校官方微博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发布较迅捷、舆论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其互动能力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师生的青睐。客观说,目前高校官方微博在新闻资讯、沟通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由于其新媒体特征鲜明,官方微博也给传统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 微博在增强传播感染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新闻宣传的权威程度 

  区别于传统高校新闻宣传的高姿态、严肃性和权威 

  性的形式,微博凸显接地气的文风、言之有物的选题、 

  多形式的展示等特性,增强了传统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 

  感染力。但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及互动能力强, 

  任何对微博内容感兴趣的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转发或评 

  论发布内容,官方微博和其他受众在新媒体传播体系中 

  处于对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新闻宣传 

  的权威程度。 

  2. 微博在提高传播速度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传统新闻宣传服务的工作强度 

  由于微博内容短小精悍且易于传播,使官方微博渐渐成为高校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特别在高校招生宣传、科技成果发布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等重大事件中,官方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相对于高校其他媒体优势明显。但同时,由于微博信息更新速度快且具有裂变传播特点,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和传播内容的准确率构成矛盾,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高校新闻宣传服务来说,无论是人员素养还是资源调配都成为难题。当前,众多高校官方微博运营处于疲于应付状态,缺少足够的人力或时间进行深层次的组织策划。 

  3. 微博拓展沟通交流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传统新闻舆论引导的管理难度  

  微博的指向 @ 功能、实时评论功能以及私信功能,均能使高校传播方和受众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为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然而,由于微博信息传播与评论的“无屏障性”,在拓展信息空间、丰富信息内容的同时,也不乏很多不良信息“搭车”传播,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由此带来的隐患同样不容忽视。  

  高校官方微博运营困局解析 

  自 2009 年至今,官方微博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先后经历了初期介入阶段、中期急速扩张阶段和后期平稳发展阶段。但无论哪个阶段,高校微博始终面临着各种质疑,其主要表现如下: 

  1. 定位模糊、摇摆不定 

  近年来,高校官方微博的开通数量虽然不断增加, 然而其定位问题却始终是困扰高校官方微博发展的一个 因素。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微博的群体定位、功能定位、 内容定位等均不够清晰、摇摆不定:一些高校微博的群 体定位过窄,只考虑到在校教师、学生等群体,未考虑 到校外公众,削弱了微博普遍性、广泛性的属性;一些 高校微博的功能定位模糊,要么以偏概全,要么轮番上演, 在定位上毫无主次划分。定位的不清晰,直接导致一些 高校的官方微博成为各类信息的集散中心,失去了高校 官方微博自身的属性和特色,难以赢得微博群体的关注 青睐或长期停留。 

  2. 投入不足、管理缺位 

  运营不到位几乎是所有高校微博存在的问题,这与 高校投入力度不足、队伍建设缺失关系密切。目前,多 数高校的微博运营由宣传部或学生部门负责,往往以部门 1 名 ~ 2 名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协作的模式执行。师生 成员多为兼职从事微博运营工作,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 到微博运营之中。由于投入不足,一些高校微博的更新 频率忽高忽低,多则日均 10 余条,少则隔日更新,寒暑 假期甚至不更新信息,微博活跃度连续性差;受众通过 评论、转发、@ 功能等途径进行的提问或建议也难以在 第一时间得到积极的回复或反馈,造成高校与受众群体 的信息交流中断,直接削弱了微博的互动优势。此外,高 校微博运营团队的师生成员大多不具备相应的传媒专业 背景或微博运营管理等经验,大多高校欠缺微博运营管 理、相关人员培训以及奖励问责制度等保障。 

  3. 内容单调、庞杂无序 

  当前,一些高校微博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单纯地将社会新闻或校园动态转发,甚至极少使用表情、图片、视频等文字以外的其他素材,造成大量微博信息单调乏味、毫无内容价值和视觉效果,其结果就是高校微博经常上演“独角戏”,绝大多数微博信息的互动甚少,有些微博信息甚至还赢得“大满贯”:零转发、零评论、零点赞。有些高校虽然日均更新微博信息数量高达 10 余条,却不善于借助话题等功能区分栏目,微博信息被过分碎片化,缺失逻辑感和有序性,微博内容庞杂无序等问题日渐突出。 

  高校官方微博运营改善方略 

  作为新媒体时代较为典型和重要的媒体形式,官方 微博开辟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阵地和新窗口。但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自 2013 年以来,伴随着微信、APP 等新一批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虽然使用微博的绝对人数 在不断增加,但在高校受关注程度或师生使用率却在不 断下降。如何改善官方微博运营方略,有效发挥官方微 博功能,就成为当下新闻宣传工作者着力探索的课题。 

  1. 坚定信心、融合发展 

  目前,由于高校官方微信突飞猛进,一些高校对 官方微博的功能产生了怀疑,甚至对官方微博的运营 缺失信心、态度消极。实际上,官方微博的开放和裂 变传播属性决定了其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不可替代 性。当前高校微博运营虽略显疲态,却绝非无用武之地。 大多数高校已初步显现出一种媒体融合态势,即学校 内部各类媒体平台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媒体与社会各 类媒体之间的合作共享,形成有效沟通和互动的机制, 以弥补高校对外新闻宣传资源不足的缺陷。从高校微 博运营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微博和微信的支 持者比例参半,认为二者同等重要且将得到共同发展的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管理者和师生群体分别占到 50% 和 48.3%。当然,由于各个校园媒体平台的定位不同,其 运营模式和制作方式也应有所差异。因此,高校官方 微博决不能简单复制学校新闻内容,而要结合微博的 媒体属性,对各类新闻或信息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 深度加工后再予发布,才能逐渐建立起独具特色且颇 具影响力的高校微博品牌。 

  2. 找准定位、重点突破 

  明确的定位是决定微博能否长期有效运营的重要因素。定位绝非凭空想象而来,而是取决于微博受众群体的迫切需求。因此,找准微博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微博 的受众群体类别。目前,高校微博既面向在校师生、毕 业校友,又面向学生家长、社会公众。一般来说,高校 官方微博具有传递学校资讯、加强新闻宣传、促进沟通 交流、凝聚师生合力、加强品牌塑造等服务功能。从高 校微博运营状况调查结果来看,传递学校资讯和促进沟 通交流两项功能,既是受众群体认为高校微博最应该发 挥作用的功能,分别占到 79.25% 和 64.97% ;也是受众群 体认为高校微博当前最为突出的作用,分别占到 78.10% 和 46.47%。因此,今后高校官方微博运营应结合微博媒 体属性,第一时间发布学校动态信息,畅通学校与官微 受众的沟通联系渠道,搭建学校和社会互动平台,充分 发挥官方微博的媒体监督功能,促进学校党政部门科学、 规范、有序管理。 

  3. 打造矩阵、创新模式 

  创新运营模式是高校微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一, 要科学搭建校园“微博矩阵”,让高校官方微博与二级、 三级部门官方微博互联互动,最大可能发挥微博裂变传 播特点。基于“微博矩阵”的运营实践涉及多部门之间的联动,因此无论是队伍建设、内容管理,还是舆情监控、 有效维护等均需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第二,在官微 具体运营上要善于运用“秋千理论”。实际生活中,荡秋 千类似单摆运动,如果要让秋千越荡越高,就必须在特 定时间内施加特定的外部力量;反之,秋千则会越荡越低, 直至静止下来。高校微博的运营与秋千运动有相似之处: 如果要让高校微博始终保持较高的活跃度,除去常规的 微博运营外,还应该适时地给予它以外力。譬如:阶段 性地推出话题讨论、主题活动、调查反馈等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互动活动,有效调动微博保持更佳的活跃度和粉 丝的黏滞度。 

  4. 完善内容、丰富形式 

  高校微博是否能打动受众、是否成功运营的关键 在于微博内容,“内容为王”原则在新媒体时代一样适用。官微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44.22% 的调查对象希望在高校微博中看到“有意思或者适用的博文”,38.1% 的调查对象希望看到“有趣或者打动人的博文”;另一方面,52.72% 的调查对象希望高校微博每日的更新频次为 1 条 ~4 条, 仅有 9.18% 的调查对象希望每日的更新频次为 8 条以上。这要求高校微博的各类信 息比例安排要合理,内容涵盖也要全面,做到既注重校园新闻的传播,又兼顾社会新闻的关注;既注重新闻宣传的内容,又兼顾服务信息的提供;既注重即时信息的发布,又兼顾校园文化的塑造。由此观之,官 方微博的内容与其定位必须高度一致,应以定位为指 导方向,以栏目为运营途径,实现高校微博在新闻宣 传中的有效利用。此外,高校微博在展现形式上应充 分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更为准确、形象地 表达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应尽力避免刻板的官方公文 式语言,善用活泼、生动、接地气儿的语言贴近受众, 与微博受众群体产生共鸣。 

  5. 强化机制、凝练队伍 

  不断健全机制、加强团队建设是高校微博运营的基 本保障,也是当前高校微博运营的薄弱环节。高校微博 的有效运营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扎实 的微博团队。高校微博团队既要懂新闻、懂技术,又要 懂管理、懂运营,由 2 位 ~ 3 位对微博运营具有相关理论 研究和实践管理经验的指导教师,以及数十名对微博运 营颇具兴趣和有经验的骨干学生共同组成。为此,高校 应设置专职教师对高校微博运营和团队建设等进行指导, 通过组建微博协会的形式,不断拓展和优化微博团队, 合理安排具有专项特长的成员负责组织策划、信息采集、 文字编辑、信息发布、公关营销等运营工作,以保持高 校微博的良性运转。另外,还应构建相对完善的微博运 营机制,包括培训体系、监督制度、奖励措施以及备案 机制等,持续为高校微博运营注入活力。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人才 培养重任的高校应该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主动探析高校官方微博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创新管理,健全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官方微博运营问题, 让高校官方微博成为真正服务于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大 众的新媒体平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校官 路径 背景

精彩专题 MORE >
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普高班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

高校管理该如何应对“吐槽”?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