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写春联的是村里受过传统私塾教育的老先生、村小的老校长或村里的老中医,他们一会毛笔字,二会编对子,最起码手边有一本“万事不求人”的通才书。写春联的那几天是老先生们在村里名声最响的时候。各家提前在集市上买好红纸,裁剪整齐,拿给村里的文化人。老先生们蘸饱墨汁,掭好笔尖,略一沉吟,手腕顿挫,笔精墨妙,或端庄工整,或飞龙走蛇,半支烟工夫,一副对联和门心就出来了。
当然,如果谁家的孩子上了几年学,会拿起毛笔写写字,能模仿着说几个联句,不必排队去找老先生写,那一定是值得骄傲的事情。那时候的中小学虽然开设毛笔字课,但不做要求,不少孩子学写毛笔字是图一时新鲜,很快就丢掉。有的孩子凭爱好自学,写得虽然稚拙,但在大人的鼓励下,也能献上几笔。
那时的春联都是红纸黑字,细看又各有不同。笔势不同,字体不同,文本也不同。除了一些常见的联句,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的老先生会根据户主的特点和要求,临时编上几句。有反映家风的,有劝勉学习的,有表明心志的,如“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人家福久长”,“岁月无情增后减,诗书有味苦后甜”,真是百花齐放,各有所托。
春联,不仅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还有一种文化熏陶的效果。那时候,村里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副别出心裁的对联体现了清贫劳苦的农村人对文化的敬重和向往,显示出一个家庭的志气,对那时的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文化启蒙了。
现在,各家张贴的春联几乎都是从市场上买回的,统一的印刷体,相似的对联文。有的语意生硬,有的不合平仄,有的虽合平仄,却又被张贴的人搞错了位置。总觉得多了些匠气,少了些文气。会写一手毛笔字的人很少了,会吟诗联句的人也没有了。总之,贴春联的传统还在,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