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燕出身高雄一个富裕家庭,童年时代过得很愉快。“我的幼儿园老师很好,她们对我的影响很大,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后来,她赴美国加州大学求学,拿到了教育学和企业管理双学位。
10年前,林佳燕跟着在大陆经商的丈夫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多年的她,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教育理想。“2006年开始探讨办学校的可行性,因为发现当时大陆对于0-6岁阶段的教育相对没有像中小学那么重视,而且很多家长把幼儿老师当作是管小孩的阿姨,对专业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林佳燕说,她在国外学习幼教,深知0-3岁和3-6岁这两个阶段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
“做一家自己理想的新式幼儿园。”这是她心中日益强烈的念头,但起念容易,现实却并不顺遂。2008年,林佳燕在杭州拱墅区接下了一家濒临关门的幼儿园,并更名为“英伦幼儿园”。通过她的悉心设计和改造,老旧的幼儿园摇身一变成了童话式的学习空间,但第一学期只迎来了不足一个班的学生。
“我只能在招生时一个个去讲解,有些家长认为是新学校不放心,有些家长认为理念很好,但顾虑能不能把理念百分之百做到,或传递给每一个老师。”最终,有一两百人来咨询,开学时坐在课堂上的只有31个孩子。
尽管开局不利,但林佳燕相信她的教育理念会得到认可,就像个人经历一样,既吸收西方教育观念的精华,又站在中国家长这边设身处地。她说,台湾的幼教与大陆区别并不大。“中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态都有,美国人也不是不望子成龙,只是他们表现得没有那么急切,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我做幼儿教育更多是想传递对的教育观念给父母。”在她的幼儿园里,更多的是体验式学习。林佳燕认为,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天赋。“幼教老师的工作是要找出他的天赋,然后让他快乐学习,而不是要把所有小朋友培养成全才,这样是不可行的。”
这种理念的教育效果,不能简单用中小学的成绩、分数来衡量,因此对老师的要求格外高。“培养国际观的孩子,就要有国际观的老师。”今年,林佳燕与台湾中台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台湾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协议,6名优秀毕业生和12名实习生将作为新生力量,将台湾与大陆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林佳燕的教育理念得到当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口口相传之下,如今的英伦幼儿园已有14个班级、280名学生,而她的角色也从园长升为管理3家幼儿园的爱儿堡国际教育研究中心董事长。
而对于一些人找上门来谈合作,林佳燕总是一口回绝。“想赚钱就不要来找我合作,跟我做是亏的。”林佳燕说,她在办学初期就制定了规章,几个学校的收入一分钱不会进自己口袋,而是全部“反哺”在学校身上。她说自己“和所有妈妈的想法一样,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林佳燕不停翻看学校的纪念册,她甚至记得7年来每个已经毕业的孩子的名字。“幼儿园里每个孩子对我都很重要。”林佳燕说,她做过一个梦,梦见她已经老了,很多孩子一起来看她。
“在梦中我开心地哭了,孩子们在往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就和幸福,这大概就是我一辈子的梦想。”她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