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高水平讲座如何助力大学人文日新

发布时间:2016-01-21 10:35:53

浏览量:

分享到:

  “科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可以飞速拓展我们生存和认知的空间,但它并不能独立赋予我们的生活以全部的意义。”“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干脆放弃了对意义的寻找,沉湎于令人愉悦的空间性的事物中,越来越多的作家干脆放弃了文学最古老的职责,为消费时代提供廉价读物。但无论如何,空间性事物虽然可以令我们着迷,但本身并不产生意义,意义只能由时间性维度来提供。没有对于时间意义的沉思,空间性的事物充其量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荒芜”……

  以上这段文字来自格非,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1月10日,清华大学首场“人文讲坛”开启,勾绘出清华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路径。讲坛上,格非以“重返时间的河流”为题,反思当下现实生活中,当代人的时间被空间切割成碎片,生活陷入被动,生活的意义被消解的现状。

  开设“人文讲坛”,用高水平的讲座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此,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难的是文化建设,差距最大的,也是文化建设。”——记者手记

  有高水平的讲座才叫高水平大学

  十几年前,北大出版社曾经出版一套系列丛书,《在北大听讲座》,共包括思想的声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魅力、思想的光芒、思想的灵光、思想的乐章、思想的风格、俄罗斯文化之旅、思想的精髓、思想的境界等19册。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大江健三郎、周汝昌、张岂之、戴锦华、谭霈生、厉以宁等人的名字都出现在丛书的目录上。

  这套讲座丛书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由于“汇集了各领域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被喻为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而且“由于其严肃的学术品格和通俗的阅读形式”,被评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思想读物”之一,十几年来畅销不衰。

  一套书多年畅销不衰,折射出的,正是高水平大学里,高水平学术讲座的魅力。

  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在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明治时期的日本帝国大学就规定实行“讲座制”,“讲座”是大学教育、研究的基层组织单位,也是财政预算的基本单位。当然,这里的“讲座”跟今天的讲座略有不同,但其作为大学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载体和培养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方式的宗旨是不变的。

  据介绍,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当年访问日本时,中途受到胡适的邀请而到中国访学。之后杜威就以北大为基地,向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他的哲学和教育主张。在北大期间,杜威多是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受其熏陶的听讲者不计其数,这甚至部分影响到当时我国教育的改革路线。胡适在送别杜威时还专门说到,一场场讲座中,杜威先生不曾给我们什么关于特别问题的特别结论,但他给了我们一个方法,帮助我们学会自己去解决一切特别问题。

  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亦如是。今天,中国的大学不仅承载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正是中国大学完成文化传承使命的重要载体。

  正因如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打造了自己的讲座品牌,如武汉大学的弘毅讲堂、中山大学的博雅讲座、北京大学的才斋讲堂、清华大学的人文讲坛等,在学校内外,这些讲座品牌均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不少高校校长表示,高水平的讲座,是为一流大学的一流文化奠定思想基础。讲座中,优秀学者发表公众演讲,阐述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不仅可以体现最新的人文成就与思想成果,还可在高校内构建起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让“第二课堂”渐渐融入第一课堂

  我们看到,随着高水平讲座之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高校内,讲座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2013年5月,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让同样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分属科学领域与文学领域的两位大家对话,形式不可谓不新。

  当天的对话在诺奖颁奖典礼的传统音乐——莫扎特D大调进行曲中拉开序幕,当谈到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时,莫言说,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作品都是经过现实人物想象加工的综合,但又不能和任何人对上号,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更自由的地方。

  杨振宁则认为,科学更多是去发现,而文学更多是去发明,但两者都需要“妙悟”和“想象力”。尽管二人的立场不同,但都给现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视角,“火花四溅”。莫言和杨振宁的对话还涉及科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给青年学子带来了不少的启迪。

  “如今,大学讲座也需要形式创新,一位学者围绕一个主题从头到尾讲满两个钟头的形式我们固然需要,但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大家就同一个问题分享见解、碰撞思想,大学生们也会非常喜欢。时代在发展,大学生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对于大学如何开展更高水平的讲座提出了挑战。”主办此次活动的北京大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认为。

  高校讲座如何与学生的课业更紧密结合,而非讲座、课业“两张皮”,许多高校也在大胆探索。

  “北大教育论坛”是北京大学内知名度较高的一个论坛品牌。据了解,从2010年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就开始探索将“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分Ⅰ、Ⅱ、Ⅲ三级)作为学院所有学术型专业一、二年级硕士生的必修课,作为三年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选修课。

  有学者评价,“北大教育论坛”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第二课堂发展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充分体现了高水平前沿讲座对于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当然,高校学术讲座还有其他的一些新变化与新趋势,比如借助互联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讲座制作成视频公开课,在网上开放,讲座的片段与文字实录,也会被制作成短小精悍的文章,借助高校校园公众号传播等。

  应打造更多国内大学讲座品牌

  记者观察到,随着大学公开课的日渐普及,通过网络观看国外大学的视频讲座,已经成为许多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而目前,国外大学的视频公开课或讲座仍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主,里面涉及大量有关政治、历史、哲学方面的内容。以网易提供的耶鲁大学视频公开课为例,点击率较高的课程包括《人性的哲学与科学》《政治的道德基础》《近代社会理论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等。

  “一方面,要正视当前,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不受国别、地域的限制,看到个中挑战;另一方面,要尽快提升我国大学人文社科讲座的水平,并通过录制高水准、受到学生喜爱的高水平视频公开课,满足国内大学生的需求,同时吸引更多国外的大学生点击和收看中国大学的讲座与视频公开课。”学堂在线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国内大学是应该有紧迫感的,因为,当中国大学生成为国外慕课平台的注册者和学习者,留在平台上的,不仅仅有学生的个人信息,还有学习轨迹、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等。此外,高水平讲座借助互联网进行国际传播,也是提升国家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同样,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学者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开设讲座,从而打造和提升国内大学的讲座品牌,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也是国内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5年10月,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脸书(Facebook)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就走进清华经管学院,全程用中文为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对此,就有学者评价,用中文讲,一方面体现了扎克伯格对中国学生的尊重,一方面也体现出,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企业家更加重视和珍惜在中国,在中国大学演讲、讲座、发声的机会。

  是的,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中国大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其中,提升文化建设最难,也是最为迫切的。打造高水平的讲座,促进大学的人文日新,我们仍需努力。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日新 讲座 人文

精彩专题 MORE >
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普高班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创新驱动”

真人秀如何摆脱“明星依赖症”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